秦邦憲(1907~1946),乳名長林,字則民,又名博古,江蘇無錫城內中市橋巷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產生),譯著有《聯(lián)共黨史簡明教程》、《共產黨宣言》、《卡爾·馬克思》等。關于他的婚姻,王學亮著有《中共領袖婚姻檔案》,其中第六章《博古的兩位夫人》文中提到:
博古,原名秦邦憲,24歲時曾擔任中共中央總負責,他并不是一個成功的政客,他在中共總書記的位置上并沒有待太長的時間,遵義會議不僅是中國革命的轉折點,也是博古一生中最重要的分野。1946年4月8日,因飛機失事,他39歲即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他博學多才,溫文爾雅,德高望重。在他的身上,不僅濃縮了一個江南才俊的性格命運,一代知識分子的憂患情懷,更體現了一位黨的領導人的高風亮節(jié)。而在這歷史的背后,他同時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中華民族中的男性,他一樣有著“七情六欲”。由于歷史、文化、信仰、性格等多方面原因所致,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曾結過兩次婚,他有兩位夫人,但迄今為止,有關博古的婚戀史媒體報道很少,這里僅就他的兩位夫人作一介紹,以便讀者有所了解。
博古的第一位夫人劉群先,她是大革命時代無錫名揚一時的女工領袖;在長征中又是周恩來親點的婦女隊長;在抗戰(zhàn)初期是中國工會的女領導人。后來她去蘇聯(lián)治病,在德軍飛機轟炸莫斯科時,她被疏散,從此失蹤,生死不明……
張越霞是博古的第二位夫人,浦江縣浦陽鎮(zhèn)人。她192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婦女部長;1949年春參加接管北平工作,任中共北京市第四區(qū)委書記。1956年當選黨的“八大”代表,全國政協(xié)二、三、四、五屆委員,全國婦聯(lián)第三屆執(zhí)行委員。
大概從來沒有人提到過或者說沒有人知道過,秦邦憲同志在她們之前還曾有過一位叫許寶書的未婚妻。這段史料,就記載在民國十六年孝源堂、敦彝堂鉛印本江蘇無錫《錫山許氏宗譜》中。《錫山許氏宗譜》六卷首一卷,四十冊,我曾在“百家譜”里寫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看看。在卷六許蘷鳳的世系里,有這樣記載:“蘷鳳,寶樹五子,字宿巖,號鯉庵,業(yè)儒,長蘆、灤州、長凝官運支局經理、吉林官銀號委員、江西財政廳屠宰稅委員、無錫商埠局調查員,生于同治十二年癸酉三月十三日,娶秦氏,浙江候補巡檢、國學生漢志長女,生于光緒三年丁丑五月十七日。子一,福圻。女三,長寶琴,適楊泗源次子毓棻;次寶云,上海伯特利醫(yī)學專門學校婦科兼產科畢業(yè)生,不字;三寶書,字附貢生、浙江溫州地方審判廳推事兼刑庭長、候補縣知事、鄞縣長興等統(tǒng)捐局局長秦肇煌長子、省立工業(yè)專門學校畢業(yè)生、上海大學肆業(yè)生邦憲。”
這里提到的秦肇煌,就是秦邦憲同志的父親,字雨農(1869~1916),是一位儀表堂堂、性情豪放的文人,生平癖好飲酒賦詩,仗義疏財,但不事生產,不善經營家業(yè)。早年攻讀法律,畢業(yè)于杭州法律學堂,清末曾先后在浙江省溫州、寧波、蘭溪等地任審判廳刑事庭庭長、統(tǒng)捐局局長等職。民國初年,一度在上海當助理律師。
《錫山許氏宗譜》修譜的這一年即1927年,秦邦憲21歲,其時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6年赴莫斯科,1930年回國),1928
年5月,和劉群先在莫斯科結婚。為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發(fā)生變故,而沒有迎娶許家小姐,沒有查到資料,留待以后有新的發(fā)現。許蘷鳳雖只做過幾任小官,但他的六弟許國鳳(字彝定,號仁盦),官至內閣中書,學部主事,人稱其“工書法,尤精漢隸”,我另藏的民國三十八年上海百宋鑄字印刷局鉛印本無錫《錢氏家譜》,就是他所題簽,錢基博、錢基厚兄弟還是他的學生呢。
民國十六年本《錫山許氏宗譜》,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無錫圖書館等都有收藏,卻沒有一家知道這段寶貴的史料。當然,煌煌四十巨冊,又是用小號鉛字印刷,要想找到,談何容易?所以實在忍不住佩服了自己一番,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笑看紅塵人不老,求得一生樂逍遙,哈哈。
不過,我還是得老實坦白,這段史料是在查找其它資料時所意外發(fā)現,算是無心插柳之作。而真正算是秦邦憲家族的家譜,是民國十七年木活字本《錫山秦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十七冊,今藏無錫圖書館,《無錫圖書館館藏家譜目錄·名人家譜提要》載錄。這部家譜我沒有見過,而《名人家譜提要》記載又極為簡單,根本沒涉及到他的世系如何。
不過,這部家譜修于1928年,已是他跟劉群先在莫斯科結婚的這一年,估計,在他的世系中不太會寫到許寶書小姐了。畢竟,現在還沒有資料提到過許寶書許小姐。
此段史料若能讓研究史家有所一用,吾愿足矣。
作者:勵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