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戴村鎮顧家溪村鑼鼓陣陣,廣場上金獅舞動,蕭山長潭顧氏宗祠修繕竣工儀式暨宗譜第十三次續修圓譜慶典活動在此舉行。
該村文化底蘊豐厚,世代相傳的顧家溪手工造紙,被列入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要把歷史的遺產留住!這是顧家溪村人共同的心聲。于是,顧家溪村專門建立籌委會募善款,搜資料尋宗親。村民顧興春慷慨出資達3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鄉親們紛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最終,村里共收到民間捐贈270人次,資金達985000元,這樣在短時間內長潭顧氏宗祠進行了修繕,家譜得以重續。整座祠堂設計古樸,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做工精細,文化內涵深厚。
據文史專家考證,顧氏宗祠從康熙四十年建造至今已歷時三百十二年,是蕭山距今保存最完好、歷史最悠久的祠堂之一。但由于曾改為廠房,經過多年的風剝雨蝕,年久失修,祠堂嚴重損毀,面臨倒塌的危險。本次修復以尊重歷史,回復原貌,彰顯古人,激勵后輩為主題,從上到下,從內到外,按原風格進行全面整修。借祠堂重修之際,顧氏族人決定重續家譜。長潭顧氏尊三國吳丞相雍公為太祖,歷今五十二世,一千八百余年。目前,長潭顧氏以云石四個村為主,遍布浙江杭州、安吉、諸暨、紹興、臨安及安徽,最遠至新疆,共有子嗣四千余人。
作為長潭顧氏宗祠修繕暨宗譜第十三次續修負責人之一的顧大飛表示,通過宗祠修繕、家譜續譜,顧氏家族將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繼續弘揚艱苦奮斗的良好家風,和睦相處,同舟共濟,去共創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