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鈞弓力落筆狂顛尊草圣,萬里長空持矛勇猛報桃園。2012年12月16日(農歷壬辰年十月初四,黃道吉日),江陰砂山北麓的周莊度假村迎賓樓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亭子港張氏宗親400余人歡聚一堂,同慶新修《亭子港張氏宗譜》(草圣堂-四房盂容公派)玉成并舉行宏發慶典。江陰市、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會領導和專家薛仲良、唐漢章、張琪祥、岳祖瑞等到會熱烈祝賀。
張氏是全國第三大姓,江陰第二大姓,周莊第五大姓。全國張氏有26個郡望,其中吳郡草圣堂張氏以唐代著名書法家、“草圣”張旭為始祖。張旭曾任常熟尉,即定居于常熟,后裔后來向外擴散,一支遷居無錫延祥鄉花園里,再遷居江陰周莊亭子港,于明代嘉靖四十一年壬成(1562)創修張氏大通宗譜。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1908)單修《亭子港張氏宗譜》,中經1947年二修,本屆為三修。宗譜以張萬十為第一世,六世祖張忠從常熟遷居無錫延祥鄉花園里,十世祖張春從無錫花園里遷居江陰東鄉亭子港東岸(今周莊鎮陶城村張家巷),后世子孫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傳至十三世分五房,大房盂陽公、二房孟高公,三房盂會公、四房盂容公、五房盂常公。本屆專修四房孟容公派。
慶典上,全體與會者向草圣堂張氏先祖遺像鞠躬行禮,主修張培進作了此次宗譜的續修情況報告,主編張科作了具體編輯情況的報告,會計張萬興作了捐資和資金使用情況的報告。江陰市暨陽名賢研究院院長、江陰市譜牒文化研究會會長薛仲良、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祺祥先后致以熱情洋溢的賀詞,宗親代表張洪昌、張祖偉、張勤元、張麗江、張國平發言,表達了要進一步尊祖敬宗、弘揚民族優息傳統文化、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心愿。
慶典上,續修委員會向江陰市譜牒文化研究會(圖書館)、江陰市檔案館、江陰市博物館、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會、張家港市檔案館贈送了新譜。向全體預訂新譜的宗親頒發了新譜,共計372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亭子港張氏宗譜》續修,編修委員會行動在先,集款在后,民心凝聚,時間緊湊。在主修張培進以三萬元覓得原譜復印件一套的基礎上,于2011年11月組成續修班子,隨即開展宣傳發動和尋找宗親、確定聯絡員上門登記.2012年3月起進行編輯,6月出初稿,然后聯絡員再上門核對并集款,宗親目睹譜稿成果,紛紛踴躍出款,使修譜工作有條不紊地圓滿完成。這為全社會民間修譜提供了衙鮮經驗。
作者:趙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