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的一個功能是珍藏宗譜、纂修宗譜

人氣:275

  宗族是以血緣為紐帶組成的,譜牒用以明統系,統系既明,宗族就不至于混淆。如前所述,譜牒之學在魏晉南北朝曾十分流行,出現過許許多多姓氏書和家傳、家譜,但重族望、講門第的風氣又造成了夸飾攀附、真偽不辨等弊端,如清代學者章學誠所言:“其不肖者流,或謬托賢哲,或私鬻宗譜,以偽亂真悠謬恍惚,不可勝言。其清門華胄,則門閥相矜,私立名字。……以至李必隴西,劉必沛國,但求資望,不問從來。則有譜之弊,不如無譜。”(《和州志氏族表序例中》)唐以前的譜牒在唐末五代的戰亂中絕大多數散失不存,舊的譜學由衰而絕。宋代以后,經歐陽修作歐氏譜,蘇洵、蘇軾父子作蘇氏譜為之倡導,家譜重新受到地主階級的重視。南宋理學家朱熹在為本族族譜所作的序中說:“譜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與著重區分門第高下的舊譜學不同,新譜學以宗法為“譜心”,主要體現敬宗收族的精神,所謂“唐人未嘗究心譜學耳,惟宋儒重宗法而譜學嫻”(清陳濟《張氏宗譜合編譜序》),就是指此而言。發展到明清,不但著族皆有譜,“家之有廟,族之有譜”(明方孝孺《童氏族譜序》)成了極其普遍的現象。在聚族而居的農村社會,甚至可以說沒有無譜之族,除少數從事所謂“賤業”者以外,也可以說幾乎沒有不入譜之人。清代學者程瑤田對宗譜的作用及其與宗法的關系,有一段透辟的論述:“族譜之作也,上治祖禰,下治子孫,旁治昆弟,使散無友紀不能立宗法以統之者,而皆筆之于書。然后一披冊焉,不啻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群居和壹于一堂之上也。夫所謂大宗收族者,蓋同姓從宗合族屬,合之宗子之家序昭穆也。今乃序其昭穆,合而載之族譜中。吾故曰:族譜之作,與宗法相為表里者也。”(《通藝錄·嘉定石氏重修族譜序》)

  宋以后的宗譜又有家譜、族譜、世譜、家乘等不同名稱。有些較大的宗族族內又分若干支若干房,另有支譜、房譜。清代學者錢大昕說得很明白:“五季譜牒散亡,而宗譜遂為私家撰述,于是有合族之牒、有分支之譜。”(《棠樾鮑氏宣忠堂支譜·序》)明清時比較完備的宗譜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序文,譜例,目錄,家訓族規,族墓、祠堂、族田的情況,自始遷祖以下全族已故和現存的所有成員的譜系世表。有的家譜還載有祖先的畫像,誥敕、傳記、墓志和著作。家譜的序文可以有許多篇,而且每次續修都增加新的序文。這些序文往往出自本族輩次名望較高的成員之手,也有請非本族的地方官長或著名學者撰寫的,主要敘明修譜的意義、緣起、本族得姓占籍的由來、繁衍的情況以及修牒的經過等等。譜例相當于一書的凡例,主要說明修譜的體例,規定入譜的資格,往往特別強調要防止異姓亂宗。家訓族規或是祖先遺命、或是所謂合族公議而定,在宗譜中置于顯著的地位。族墓、族田的面積和方位四至,祖先兆域的排列情形,祠堂的位置結構等,都有詳明的記載,而且多有附圖以言的,一目了然。家譜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譜系名錄。“譜者,普也,普載祖宗遠近姓名諱字年號”。(明方孝孺《族譜序》)先分房支,然后以表格形式登載各房支下每一世次男性宗族人員的名、字、號,功名仕宦情況,婚姻、生育情況和享年、葬地。入譜的人,“諱某字、娶某婦、生幾子、葬某處,壽若干,咸備載于后,庶幾可示后昆。”(明宋濂《符氏世譜記》)女性在家譜中也有記載,但都不見名字,外族之女嫁來后就加入了丈夫的宗族,但她只能以“某氏”的名義附見于丈夫之后,有時注明原是某地某人之女;本族之女嫁出后就脫離了父親的宗族,她只能以“第幾女”的名義附見于父親之后,并注明適某地某人。這也是實際生活中婦女附屬地位的反映。能立家傳的,都是本族引以為榮的名宦、名士、忠臣、孝子、烈婦、貞女等。日本學者秋賀多五郎在《宗譜的研究》一書中曾把家譜的內容和修譜的目的歸納為:(1)序得姓的根源,(2)示族數的遠近,(3)明爵祿之高卑,(4)序官階之大小,(5)標墳墓之所在,(6)遷妻妾之外氏,(7)載適女之出處,(8)彰忠孝之進士,(9)揚道德之遁逸,(10)表節義之鄉閭十條。不難看出,“譜系之作,所以敦孝弟、重人倫、睦宗族、厚風俗”(清李希蓮《重修李氏族譜序》),具有敬宗收族的意義。

  家譜或十年一修,或二十年一修,或三十年一修,長期不續修家譜,會被認為“不孝”。修家譜是宗族中的一件大事,由族中的頭面人物主持,如嘉善陳氏規定修譜之事“有爵者主之,爵同論長”(清陳龍正《家矩》)。修譜的費用或由族中財力雄厚者承擔,或向族眾攤派。有的宗族平時置有添丁簿,隨時登錄族中人口變化的情況,用備查考,為修譜預作準備。家譜每次續修完畢,都在祠堂中舉行儀式向祖先秉告,然后分發各房各支,有的一直分發到各個家庭。明代休寧范氏把家譜一一編號,只印刷一定的數量,隨即毀去書版,還要求族眾對家譜必須“收藏貴密,保守貴久,每歲春正三日祭祖時,各帶所編發字號原本到統宗祠,會看一遍。祭畢,各帶回收藏。如有鼠侵油污、磨壞字跡者,罰銀一兩入祠,另擇本房賢能子孫收管”(《休寧范氏族譜·譜祠宗規》),明王士晉《宗規》也有類似的規定。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家族的內聚力,進行宗法教育,另一方面也為了杜絕日后發生冒宗之事。

  正因為家譜對家族的存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每個家族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祠堂讀譜儀式。祠堂讀譜,有的家譜一年一次,有的則一年數次。儀式的隆重與祠堂祭祖差不多。

  家譜在歷史上曾是向族人宣傳宗法思想的教科書。宣傳的方法主要是祠堂讀譜。通過祠堂讀譜這種家族的重大活動和盛大典禮,使宗法思想和家族觀念在族眾的思想上扎下根來,達到團聚族人的目的。

  一些名詞解釋:

  族譜

  舊時對氏族譜錄的稱謂。《南濟齊書-賈淵傳》;“凡十八州土族譜,合百帙,七百余卷,該精悉,當世無比。”《書 言故事-宗族類》;“敘宗族長幼之名曰族譜。”其主要內容有;(1)本族來源;(2)祠規祠約,墓圖和有關議約;(3)世系表 ;(4)本族著名人物的傳贊圖像;(5)按輩份排行記錄本族人口生卒年及妻女、葬地等情況。

  從族譜的內容里給我們留下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姓氏 源流、人口增長與流徙、政治、經濟、社會、教育、人物、戰爭、名勝古跡、藝文、民俗等等,幾乎無所不包。

  修譜

  亦稱“做譜”。舊時對編纂氏族宗譜的稱謂。一般二十年或三十年修一次。修譜時在全宗室里設總局,下設分局,總領人叫譜東(亦稱“主管”、“首士”),管錢的叫銀東,下面各房相應設分局譜東、銀東、各司其職;負責填寫各戶人家丁口出 生、婚配情況和收集做譜的丁口銀等。調查畢,再請文人執筆編纂,然后刻版印刷。領譜時要擺筵慶賀,附近的宗族乃至官府皆送 禮相慶,宗譜由各房保管。

  譜論

  亦稱“先儒譜論”。指古代名人對修族譜的有關論述。據光緒(1908)益陽縣董家村《胡氏族譜-先儒譜論》載;“程 子曰:‘宗法廢壞,譜牒有遺風。譜牒壞,人家不知來處’。世無有百年之骨肉無統,雖至親亦薄也,故譜不可不修。”。張子曰 :“宗子之法不立,則朝庭無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貧賤之中,以至公相。宗法不立,既死逐族散,其家不傳。宗法若立, 則人人各知來處。

  古訓

  昔時家規,多遵古訓,據1908年董家村《胡氏族譜-圣諭》載:“敦孝第,以重人論;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 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 ;務本業,經定民志;訓子弟,以禁井為;息誣告,以全善良;誠匿逃,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保甲,以彌盜賊;解仇 忿,以重身命。”

  家法

  舊時家庭大多屢行家族家長統制,家法成了訓飭子弟的法則。家法歷來無統一標準,大多由各氏族在譜中規定家訓、家戒等家規以作家法。尤以一些望族甚嚴, 如家長不加強教育子女,一旦出了問題,家長要受到房長、族長的遣責。家長對子女教育有的簡單粗暴,往往進行打罵教育,于是 打人的鞭子,竹板子也泛指為“家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大多領受過這種“家法”。

  譜箱

  系存放族譜的小木箱。舊時族譜大都是木刻的十六開線裝本,一冊族譜有十多本,或二十多本不等。為了存放方便,宜 于保管,大多置一木箱存放。木箱如柜子形狀,頂上有提手,箱裝有小門,用時打開,用后歸還上鎖。譜中置旱煙葉數皮,每年夏 季六月六左右曝曬一次,以防潮或蟲咬。譜箱多漆以紅漆。

  驗譜

  舊時宗祧風俗。益陽一些大族,每家必收藏族譜,為檢查族譜和各家制譜情況,定期舉行驗譜集會。據《西石城風俗志 》載稱;“譜集,合族驗之,收藏不謹,或破損者,則罰之,譜未呈驗者,亦予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sescom色综合|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日韩综合在线观看|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狠狠爱天天综合色欲网|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综合激情区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