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營橋巷,譜稱周氏營橋支,是和石皮巷平衡的一條巷子。由于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快,原有的居民因拆遷而分散,至今已很難找到同一條根上的宗親。為此,我只能從我的高祖起,續修自家八代人的一本譜。
我在自家的譜續修好以后,至今在為其他的周氏宗親找譜,以便找到我們一條根上的宗親,再匯編進去。我預先從一些渠道,如祠堂文化研究會、梁溪書友打聽周姓需修譜的宗親,然后登門向他們介紹當前無錫地區掀起的修譜熱潮,激發他們續修宗譜熱情。接著講解一些編譜知識,還把從無錫、上海等圖書館抄錄的《周氏宗譜》目錄交給他們看。許多時間,我都陪他們去市圖書館,甚至上海圖書館查找《周氏宗譜》。
幾年來,我已為張塘橋支、中村橋支、宅基留聲芳巷支、新安老人橋支、南宅前周巷、五牧支、周道巷支、蠡港支、南宅小園里支等18支查找宗譜。有的支在我的幫助下,正在續修宗譜。雖然苦一些,累一點,我也是很高興的。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八日,華莊鎮南場村的陸宗輝先生,冒著蒙蒙細雨,幫助我去他們鎮的秦甲里走訪我們三槐西沙王氏后裔的王榮初老人。
三天后,他又利用他熟悉情況的有利條件,自己駕駛摩托車帶著我奔走十多里,遍訪南泉鎮前、后王兩莊三槐西沙王氏后裔。南泉沙頭是三槐西沙王氏的祖地。去年2月23日,又在他的熱忱撮合下,與王梅青、王樹青、王廣林三位三槐西沙王氏后裔,前去南泉沙頭尋根訪祖。
五月七日,由他促成了王姓梁塘王巷、萬思橋、邢墅橋等支的三槐西沙后裔約10多人,在太湖鎮雪浪變壓器廠聚會。通過多次走訪,達到了聯絡感情的目的,從而為續修支譜創設了條件。
陸 先生與我們不同姓,卻能如此積極地為王姓的事奔走,精神實在可佳。
作者:王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