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譜,近年來江陰城鄉的民間修譜熱非常火。筆者最近獲悉,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蘇軾均有后代生活在江陰。另外,包公、林則徐等歷史名人也有后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申港戴君橋村的柳氏宗譜在續修時發現,在1500多年的家族發展史上,大文學家柳宗元的名字赫然在列。原來戴君橋本是柳宗元嫡系后代的居住地,而該宗譜也是有柳宗元記載的少有幾本族譜之一。該譜共12冊,雖然年代久遠,但只有少數幾張紙出現了殘破。譜中記載了南宋至民國17年的柳氏家族發展歷史。柳氏第42代孫柳錫仁告訴記者,族譜是在該村村民柳錫坤家屋梁上發現的,后來在柳志芳家又發現了一本。根據該譜記載,柳宗元有二子,長子柳周六,次子柳周七。柳周六后人為躲避寇亂,從陜西南下遷往蘇洲,最后定居在江陰申港戴君橋村。柳錫仁告訴記者,柳氏后人定居戴君橋村后,一直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該村已有不少人遷往了外地,除了夏港鎮三觀殿村外,省內的南京、丹陽、武進等地區均有柳氏后人分布。
江陰東門外有個村莊,近400戶人家,過去叫橫塘橋,現改稱為璜大村。村上以蘇姓和陶姓居多,世代交好,互通婚姻。據《蘇氏族譜》記載,該村蘇氏是蘇軾三子蘇過的后代,以蘇軾為一世祖,至目前的修譜者已是第32世,分居在江陰的蘇氏族人在抗戰勝利后每年跋涉到常州、無錫祭祖。為避道途艱苦,決定在璜大村南新建蘇氏宗祠,重新續修蘇氏族譜。2003年又續修了江陰聚星堂《蘇氏族譜》。而在文林等地,還有一批宋代名臣包拯的后代在這里居住。據了解,包公后人中很少有在執法機關就職的,大多數生活在農村。而不久前,江陰的林氏家族也續修完成了族譜,林則徐是他們的祖上,他們中不少人是從福建等地移居到江陰來的。
記者從江陰譜牒文化研究會了解到,在近10年內江陰城鄉重修家譜的意識越來越強,重修的家譜達350多套,目前還有數十套正在修編中。江陰地區人口集中,姓氏眾多,據不完全統計,姓氏多達826個,除張、王、趙、周、李、劉、徐等大姓外,還有佘、殳、六、暨、坎等罕見姓。
作者:宋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