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江西10月14日電(童盛和王華)近日,記載湯顯祖家族西漢時徙居臨川的湯顯祖家譜驚現江西省金溪縣左坊鎮善山湯家。這是繼在江西臨川區云山、七里崗,江西金溪石泉、南塘,安徽天池等地發現湯顯祖家譜之后的又一重大發現。
新發現的湯氏家譜共有9本,其中4本為1915年木刻活字宣紙印刷。據今年68歲的湯國正介紹,《湯氏宗譜》原有5套共20本,“文革”期間被燒毀了16本,現在幸存的4本系湯金良老人(已故)冒著生命危險私自保存下來的。現在《湯氏宗譜》為今年62歲的湯國慶所保存。《湯氏宗譜》卷首有《小漿譜序》、《云錦湯氏族譜序》、《殷氏重修譜序》等18篇序記,其中兩篇為朱熹、文天祥所作。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自號“隱叟”的殷正行所作的《殷氏重修譜序》里面記載了湯顯祖祖先殷正行家族從周朝初期就居住在臨川小漿(今云山、唱凱、李渡一帶)的史實,指出湯顯祖家族原姓殷,宋初避趙宋皇帝父諱而改姓湯,譜中的“宣慰公”原名為“殷崇禮(湯諍)”。此外,該序中還有唐文宗泰和二年(828年)至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殷氏分遷地域的詳細記載,以及宋太祖乾德五年至明嘉泰二年(1523年)共558年湯氏子孫繁衍生息的全部資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譜里面還記載了湯顯祖父輩為兩兄弟,其父名湯乘龍,生政祖、顯祖、耀祖,大伯名湯躍龍,生光祖、榮祖、繩祖,以及湯顯祖5歲題詩、13歲督學試舉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湯氏家族的12條家訓和7條戒律等,對湯顯祖的一生有較為詳實的描述。